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日照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1 08:05

摘要:随着经济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借助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产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新趋势。针对山东省日照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日照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日照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茶叶产业  可持续发展 茶文化

1980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着经济与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借助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产业问题已成为一个新趋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产品的换代升级、茶业发展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茶叶的多领域开发、以茶文化为背景的市场开拓等。日照市在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日照茶叶产业的发展历程

山东省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南茶北引”计划, 1966年日照县“南茶北引”获得成功。四十年来,日照的茶叶产业不断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1966年至1970 年的试种阶段、 1971年至1980 年的扩种阶段、1981年至1989年的缓慢发展、1990年至2005年的巩固发展、2006年至2010年的规模发展、2011年之后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阶段。经过40余年的探索实践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日照市政府把茶叶生产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致力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日照绿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北方绿茶之乡”品牌进一步打响。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当前日照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生产管理环节存在问题

1.茶树品种落后或退化严重,良种茶园比例小。茶树无性系品种的出现和推广使得世界茶树种植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推动现代化茶园的建立的同时为茶园机械化操作提供树冠条件,已被世界茶叶产业公认为茶园种植的发展方向。但日照市近几年新植茶园和现有投产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

2.茶叶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茶园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低。1984年茶叶放开经营后,我国大多数茶园已经承包给农户,日照市的茶叶生产基本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由于茶农文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意识差,管理水平不一,茶叶采摘很难实施机械操作。

3.茶农的组织化程度低。茶园承包之后,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管理水平的不一致,导致茶叶生产和经营过度分散。导致组织化程度低。

(二)茶叶加工、销售环节存在问题

1.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龙头、基地、农户之间虽然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联合的紧密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茶叶经营分散,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商品价格上的无序竞争普遍存在。

3.品牌化意识差,品牌知名度低。全市加工企业近千家,品牌有300多个。

(三)茶文化建设、市场开拓方面存在问题

1.现代营销体系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由于没有一个规范和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日照绿茶品质,从而导致日照绿茶行业在整个茶叶行业中的整体实力不够强,日照绿茶仅占全国销量的0.4%。相当多数企业销售终端网络不健全,产品的辐射范围小。

2.不注重茶文化建设,茶文化建设落后。由于许多企业不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导致产品文化品位低。

二、促进日照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整合区域资源,优化品种结构,稳定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

1.整合区域资源,引导茶叶产业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不仅符合人们追求安全而健康的茶叶也是利用本地资源和其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促进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的新型农业产业。是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

2.优化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茶树主栽品种,着力繁育推广两年见效、行业领先的无性系良种。

3.稳定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日照市适宜种茶面积在30万亩左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为12万亩,茶叶发展潜力很大。茶业产业发展涵盖种植、加工、流通三大产业,衍生了包装制造、茶园管理机械制造、制茶机械制造和茶叶精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促进了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籽油、茶化妆品、茶有益物质提取等多门类开发,以及茶餐饮、茶旅游、茶文化等产业发展。目前,日照市茶业发展处于初级转型阶段,需要多方位、多领域开发,拉长和延伸产业链。

(二)创新管理模式运作,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管理

1.以标准化规范茶叶生产行为

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生态高效示范茶园,完善茶园管理档案制度。茶叶生产过程全程可追溯。

2.以科研推动茶叶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日照市茶科所科研优势,借助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及技术培训,加快茶叶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

3.以产业化推进茶叶产业经营发展

引导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4.注重市场开拓强化推介

办好节会活动、搞好联合经销、做好产地市场建设、做好直销市场建设。

5.走品牌化路线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1)借鉴先进经验,打造日照独特的品牌模式。

2)举办和参与名优茶评比活动。2011中国茶叶学会团体会员会议在日照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9个省市团体会员、全国茶业界院士、专家、企业家700余人到会,极大地提升了日照绿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茶产品质量监管和品牌保护。研究制订《“日照绿茶”中国驰名商标使用管理办法》,保护和利用好“日照绿茶”这块金字招牌。

(三)挖掘茶文化内涵,打造雅俗共赏的茶文化

日照地处鲁南和江苏交界,是一个文化底蕴悠久的城市。日照人既有北方人的豁达和豪爽又兼有南方人的淡雅与细腻,日照的茶文化应该南北兼容。境内山海相连,山海文化、太阳文化都可以与茶文化结合,共生共存。打造日照雅俗共赏的茶文化必须独具鲜明的日照特色。

1.加大政府在茶文化推介中的作用。

2.增强中介组织的影响力。由宣传部门牵头,成立由涉茶部门、茶叶从业者及社会各界爱茶人士、相关团体等组成的茶文化协会、各级茶文化研究组织等。将茶文化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深入发掘茶文化历史、健康饮茶文化,研究现代茶文化,结合太阳文化、海洋文化以及黑陶、农民画等地域文化,塑造茶文化灵魂。组织开展“茶文化年会”等系列茶事活动,促进茶文化交流与传播。

3.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在市区交通要道、显要位置设立大型“日照绿茶”宣传牌;在市植物园、公园等旅游景点规划兴建茶楼、茶馆等品茶、展销和茶文化宣传设施;在“海曲人家”、商务中心等繁华娱乐街区,,打造茶文化走廊或茶馆一条街,多方位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4.做好旅游促销文章。日照市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从2008年之后,每年都以将近20%的速度递增。游客的大量涌入为日照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好地机遇。日照市要抓住良机,顺势而为,把旅游和茶文化传播融为一体。

 总之,日照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茶叶协会的推动、茶企茶农以及所有市民的参与。日照市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做到结构调整与特色经济相结合、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相兼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但茶文化的建设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绝非一朝一日之功。

参考文献

[1]杨普香等.创新模式推进"江西绿茶"品牌建设》,蚕桑茶叶通讯,20101

[2]吴锡端.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广东茶叶的未来展望.广东茶叶,20113

[3]田冠华等.日照绿茶文化的初步探讨.华人时刊(中旬刊),20126

[4]朱莉.山东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2



本文编号:15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