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县域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4-07-12 17:16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与县域城镇化的作用
  多年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的,城乡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带来了很多矛盾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羁绊。因此,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城镇化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指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7%,城镇化建设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存在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盲目建设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转变粗放的城镇建设模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这种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动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以及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走城乡一体、生态文明、社会和谐、集约发展的现代可持续城镇化建设之路。作为新型城镇化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城镇化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最早研究的理论代表有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几位国外发展经济学学者,他们的理论是以城镇发展带动乡村发展模式为基础的,强调了从经济学全球化的角度考虑城乡发展的适应问题。但这种理论从实践上难以解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根据实践,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好方式是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农村城镇化拉动城乡协调发展。那么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或者作用,我们需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新型城镇化要走城乡一体、生态文明、社会和谐、集约发展的现代可持续城镇化建设之路,因此,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势必会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体现如下。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必然会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同时,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使得农村劳动力城市化,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转变,进而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县域城镇化是农村本地区内的城镇化,除了对劳动力转移有积极的作用以外,城镇化的进程必然带动城市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带动的是生活需求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生活质量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产品种类和质量的提高,从而对生产者提出更高要求,生产者要提高其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同时,也就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农副产品的生产者,这对于农村地区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在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如城镇化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引进的同时,促进了人力资源的配置,城镇化使土地的规划利用效率更高。这样就使各种要素配置得更加合理,促进本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增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另外,县域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解决了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单一、分散的问题,使得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化、规模化。同时,城镇化也使得农村居民眼界更加开阔,对本地区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认识得更加清晰,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当中,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县域新型城镇化过程虽然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多有利方面,但它是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人口、环境的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因此,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难免对农村地区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县域城镇化的过程必然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盖房修路使得城市土地供应增加,而这部分增加的土地主要来源于城郊接合的农村土地甚至耕地,如果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必然会造成土地使用上的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体现于对农民赖以生存之本的剥夺,也体现于对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未来安全基础的一种威胁。
  新型城镇化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分配和流动,如果只贪图眼前利益,求大求快,不注重合理规划,势必造成城镇化发展的失利,不但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会是发展的绊脚石。
  2.城镇化进程中如果不注重环境问题,不重视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垃圾围城、污水横流、农村地区环境恶化、土地弃耕荒芜等。这与我们追求的生态文明背道而驰,同时也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编号:3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