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6-08-18 12:13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5年1月4日 访问量:799 信息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4.7

丁金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本文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较低层级的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等路径,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路径选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所以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与特色。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与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业创新精神,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率高,造成了高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些将严重影响高职教育在国家各种教育中的竞争力。要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现路径。本文试图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角度,阐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培养人才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高职院校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与中职教育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号文件,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者关键词都是“高素质”、“技能型”,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所以中高职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由于当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与中职学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丧失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层次特征,这也是当前中高职衔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

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依据区域市场需要和自身的特点设置专业,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并不紧密。高职院校整体专业结构欠合理,大量开办成本不高的财经类、管理类专业,全国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比例接近60%。再者高职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有会计、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导致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许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按照“学科—知识—课程”构建,没有树立能力为重的理念,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新体系,尤其是没有把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到能力培养的主要位置上,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缺乏核心能力,体现不出不可替代性,这将严重影响高职教育在国家各种教育中的竞争力。

3.高职院校保障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素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中专“三改一补”而来,基础较为薄弱,这些学校原有的办学条件与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升格改制后,又恰逢高职教育迅猛扩招的时期,高职院

校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缺少实践教学的场地和设施,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简单技能的训练,无论实训设备、师资、还是训练方法都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训练的要求。高职院校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研发功能的设备严重不足,真正具备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教师更少,办学基本条件的制约,使得高职院校难以培养技术型人才。

4.高职院校育人的内容和方式简单化

高职院校受到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人文修养和科技素质的提高,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强调“做事”教育,忽视对学生“做人”教育,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窄、职业素养偏低的状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育人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校外的“以工代学”,最突出的表现为一年左右时间的“放羊式”顶岗实习,把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简单技能的顶岗工作。另一种是校内的“以学代工”,校园形态以教室为主,教学模式以课堂授课为主,没有体现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丧失了高职院校的类型特征,这些都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包括明确以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于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等。

1.明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为较低层级的技术型人才

应用性人才按其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三类。工程型人才主要把科学原理演变为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等,主要由普通本科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主

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用(现场实施),需要有比较好的技术科学基础;技能型人才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任务都是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转化成产品,都是在生产第一线工作,其区别在于技术型人才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二者为主,而技能型人才则以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二者主要有职业教育培养。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型人才培养可以有大学专科和本科二个层次,以专科层次为主。例如,台湾地区技术型人才专科层次的培养岗位定位是技术员、领班和工程师助理等,本科层次培养的岗位定位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师。美国的技术型人才培养分为二年制和四年制,前者培养学生在技术领域中承当技术员或从事半职业性工作,授予副学士学位,后者由工业大学中的技术学院承担,授予学士学位,前者如果要继续深造,再学习2年也可以获得学士学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结构的变化,西方等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四年制(本科)的技术教育类型。例如,法国的培养目标是为工业、商业以及应用科学部门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员;德国的培养目标是能将设计变成现实产品,长于实践和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型”工程师;英国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工程师;澳大利亚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从我国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看,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层级看也在不断提升。例如,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011年教育部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从2006年提出的技能型到2012年的技术技能型,说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不断提高,逐步向技术型人才靠近。借鉴国外教育经验和我国高等职业教[1]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办公文档、专业文献、考试资料、外语学习、文档下载、行业论文、教程攻略以及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97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