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和合学视域下“三路合一”中学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9 06:03
  为化解21世纪以来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代著名哲学家张立文教授创建了和合学理论。该理论蕴含的“五和”原理在化解主体间矛盾的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论文试图将和合学理论和中学阅读教学相结合,意在运用和合学的“五和”原理指导文本、教师、学生三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指导阅读教学环节设计。论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该章节从当前阅读教学文本、教师、学生三主体之间失衡的普遍现象出发,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对和合学理论,师生关系演变及阅读教学模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和合学理论指导中学阅读教学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对论文核心概念“阅读教学”、“三路合一”等进行内涵界定。本论文认为“三路合一”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重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的起点,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自身教学目标和过程做出智慧调整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符号自致其知,自启其智,自奋其力量,自健其德的过程,包括四大环节,分别是“初读有声,读准字音,把握课文内容(What);再读有情,读出节奏,感悟课文(How);三读有疑,读出内涵,理解课文(Why...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和合学的研究
        1.2.2 师生关系演变研究
        1.2.3 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1.3 概念界定
        1.3.1 阅读教学
        1.3.2“三路合一”
        1.3.3“三路合一”阅读教学
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和问题探析
    2.1 调查准备
        2.1.1 调查目的的确定
        2.1.2 调查方法的制定
        2.1.3 调查对象的选择
        2.1.4 研究资料的收回
    2.2 调查结果呈现
        2.2.1 教学指向单一文本,忽视学生生命样态的丰润
        2.2.2 教学崇尚工具理性,忽视语言文字实践性
        2.2.3 教学依赖预设,忽视课堂生成
    2.3 归因分析
        2.3.1 以语文知识为阅读教学本位,教师成为课堂“权威”
        2.3.2 以学习成绩为阅读教学评价标准,文本主体观念淡薄
        2.3.3“生本”观念误读,教师成为课堂“旁观者”
3 案例研究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说明
    3.2《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四教
        3.2.1《走一步,再走一步》“文路”教学案例
        3.2.2《走一步,再走一步》“学路”教学案例
        3.2.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路”教学案例
        3.2.4《走一步,再走一步》“三路合一”教学案例
    3.3《走一步,再走一步》“三路合一”教学设计
        3.3.1“三路合一”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
        3.3.2“三路合一”阅读教学内容的挖掘
        3.3.3“三路合一”阅读教学过程的组织
        3.3.4“三路合一”阅读教学评价的选择
    3.4《走一步,再走一步》“三路合一”阅读教学案例价值分析
4 策略研究
    4.1 文本之路——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于方圆中寻自由
        4.1.1 遵循基于母语特点的教学原则
        4.1.2 遵循母语特点教学案例
        4.1.3 遵循母语特点的实施建议
    4.2 学生之路——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规律 于自在中求自为
        4.2.1 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4.2.2 遵循学生主体性发展规律的教学案例
        4.2.3 尊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施建议
    4.3 教路——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于沉潜中求发展
        4.3.1 教师专业素养
        4.3.2 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教学案例
        4.3.3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建议
    4.4 以言语实践为核心的“三路合一”教学策略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附录B 学习先导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05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805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