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师范教育论文 >

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调研刍议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8

  本文是一篇来自《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的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调研刍议,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毛泽东说:“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撰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社会调研报告的前提是搞好社会调研。那么,如何才能搞好社会调研呢?

  (一)选好社会调研题目或问题应根据社会实践需要,选取有能力研究破解的题目,这是调研取得成功的前提。为此,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应从当前党和国家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实践举措,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疑难热点问题,或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中选取调研题目,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或总结值得借鉴的成功改革实践经验,才有实际意义。

  第二,在此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或长期关注的社会实践问题,也就是已经有了一定思考和见解,仅缺少全面深人的了解和系统理性分析的问题。研究破解这样的问题,困难相对较少,易于成功。

  第三,选取的调研题目要具体,不宜过大。问题具体,易于查清问明;题目不大,才好小题大做,全面深人地分析,说清论透,成为一篇解疑释惑或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的高质量的社会调研报告。

  (二)选好社会调研对象应选取社会实践中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研。调研前,应询问一下调查对象是否愿意被“解剖麻雀”,如实介绍情况。如若不然,贸然造访,不是拒之门外,就是敷衍了事,根本了解不到真实情况,研究便无从谈起。

  如果调研题目过大或十分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最好通过组织协调安排,到该单位挂职锻炼个数月半载,任“助理”或“调研员”之类的虚职,在参与其内部工作过程中,全面详尽了解情况,完成调研工作。

  (三)了解调研问题相关的理论、法规、政策、知识以及常识应依据调研的具体问题和对象,事前了解一下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法规、政策、知识,以及当地的乡土民风等常识,这样有助于从理性的高度,全方位地审视被调查的问题,避免忌讳误解,顺畅沟通交流,尽快了解掌握调研问题的全部真相。

  (四)理出一个调研思路或列出一份调研提纲为了提高调研中的条理性,防止调研中重复发问或遗漏问题,应事前理出一个调研思路或列出一份调研提纲,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和调查问题的大体纲目。

  若调研该村某一改革的典型经验,其具体纲目应当包括: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基本作法及其过程、改革的成效影响等内容;若调研该村的某个社会疑难热点问题,具体纲目则为:问题的基本概况、具体表现形式和方方面面的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基本作法和成效等内容。际调研过程中,应根据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当增减调整。简单清楚的问题一带而过,不清楚的重要问题则应深入探究。

  (五)选用行之有效的调查方式方法以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为原则,从调查问题和对象的实际出发,选用行之有效的调查方式方法。

  比如,毛泽东推荐的开座谈会这一简便易行调查方式方法今天仍旧有效管用。笔者曾在一次调研我市冬季采暖费收缴难问题时,先到市供暖公司座谈,再到市政府供暖办座谈,了解问题的总体概况,探究了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收集了一些文字资料。这样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满足了后续研究的基本需要。其问,还记下了座谈者的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对还需请教的问题进行再咨询。

  二、撰写高质量社会调研报告的方法辛勤的社会调研劳动只有物化为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才算取得了高质量的社会调研成果。

  要撰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知晓什么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虽源于社会实践,却高于社会实践,是对社会实践的理性升华,要求要有新材料、新角度、新观点。相关党政部门及其领导审阅后,认为对其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相关研究工作者或专家则认为有一定的启迪或理论创新;公开发表,应是省级以上党政机关主办的刊物或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课堂讲授,应当是一堂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专题报告;编人教材,应当成为其中独具特色的某一章节;获奖应当是省级以上,等等。只要符合其中一两点,就可认定为是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当然,以上各点若能同时具备,可谓尽善尽美。简言之,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调研报告要能解疑释惑,对实践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二)依据调研问题的类别来撰写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的问题大体分为经验与问题两大类,社会调研报告相应地也分为经验型和问题型两种类型。究竟撰写成哪种类型的社会调研报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调查对象的某一实践经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很有介绍推广价值,就写成经验型调研报告,具体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典型经验介绍。如果调查对象是国家或地方改革实验单位成功地进行了某项超前的改革,很有借鉴推广价值,就写成典型经验介绍,公开发表。

  二是总结实践经验的研究性论文。如果某一实践经验很有借鉴推广价值,却不宜或没必要公开调查对象,则隐去调查对象的名称等信息,保留其社会实践问题的一般介绍分析与改革经验的总结评述,这样就把个别的经验升华为共性的理念,成为对其它相同社会实践具有借鉴参考价值的研究性论文,公开发表。

  如果是社会疑难热点问题,就撰写成破解问题的建议或方案,笔耕论文,具体也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内参调研报告。内容应当客观全面,破解问题的建议方案应当切实可行,是否发表,应由相关党政部门决定,作者不要擅做主张。

  二是解决社会疑难热点问题的研究性论文。

  如果调研的是民族宗教等十分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就只能撰写成内参报告,仅提交给相关党政部门,供其了解情况与决策参考,不宜或不准在期刊杂志公开发表,或在网络媒体上随意传播,这是政治纪律。反之,可直接撰写成破解某一社会疑难热点问题的研究性论文,公开发表。

  (三)精心构思与写作第一步,提炼主题。在全面研读调查资料,弄清实际问题的来龙去脉与前因后果后,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分析,把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深刻的理性认识,提炼出调研报告的主题。简言之,就是对调研的社会实践问题应当如何辨证看和务实办的问题。



本文编号:5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5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