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团体心理辅导对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的干预研究 ——基于阶段改变模型

发布时间:2022-12-24 09:32
  目的:调查了解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团体心理辅导理论、阶段改变模型理论开发出一套符合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发展特点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并实施干预研究,探讨通过提升社会与情绪健康水平的团体干预对欺负受害、校园归属感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社会与情绪健康量表-小学版(SEHS)对湖南省的五所学校1542名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小学生的社会与情绪健康发展现状。随后,在湖南长沙市某所小学三年级与五年级中各选取师资力量均衡、生源成分相当以及社会与情绪健康总分水平与各维度分水平同质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班每周接受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共八次,控制班不接受干预,干预结束后使用问卷调查进行后测以检验干预效果,五个月后追踪调查以考察干预效果的持续性。结果:(1)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总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比较中,无论是总分还是各维度分,男生得分均低于女生。(2)参与团体干预的实验班成员的社会与情绪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并在五个月后的追踪测量中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研究设计的社会与情绪健康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社会与情绪...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社会与情绪健康
        1.1.1 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存在不足
        1.1.2 积极心理指标的发展
        1.1.3 社会与情绪健康概念的提出
    1.2 团体心理辅导
        1.2.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1.2.2 团体心理辅导对社会与情绪健康干预的优势
    1.3 阶段改变模型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1.3.1 阶段改变模型的概念
        1.3.2 阶段改变模型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的优势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现实意义
3 研究一
    3.1 研究目的
    3.2 现状调查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小学生社会与情绪健康现状调查研究结果
        3.4.1 社会与情绪健康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
        3.4.2 社会与情绪健康在年级上的差异研究
        3.4.3 独生子女的社会与情绪健康的差异研究
        3.4.4 留守儿童的社会与情绪健康的差异研究
    3.5 讨论
4 研究二
    4.1 研究目的
    4.2 团体辅导干预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定量工具
        4.3.2 定性工具
    4.4 研究假设
    4.5 研究思路
    4.6 干预设计
        4.6.1 干预设计流程
        4.6.2 额外变量的控制
    4.7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
        4.7.1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目标
        4.7.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
    4.8 团体辅导干预结果
        4.8.1 定性分析结果
        4.8.2 前测差异比较
        4.8.3 后测差异比较
        4.8.4 延测结果
        4.8.5 干预前后欺负受害、校园归属感结果
    4.9 干预结果讨论
        4.9.1 实验班干预前后测结果讨论
        4.9.2 干预前后实验班和控制班之间的差异结果讨论
        4.9.3 干预延测结果讨论
        4.9.4 干预前后欺负受害、校园归属感结果讨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J]. 谢家树,吕永晓,George G.Bear,Chunyan Yang,Seth J.Marshall,Rong Gong.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2]我国心理健康预防性干预研究现状[J]. 吴波,黄希庭.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2)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弹性研究进展述评[J]. 曹中平.  理论建设. 2012(05)
[4]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 俞国良,董妍.  教育研究. 2012(06)
[5]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J]. 王鑫强,张大均.  中国特殊教育. 2011(10)
[6]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潘发达,王琴,宋丽丽,丁锦宏,戴家隽.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2)
[7]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  中国特殊教育. 2009(04)
[8]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J]. 王彦,王岩.  心理科学. 2008(06)
[9]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 苏林雁 ,王凯 ,朱焱 ,罗学荣 ,杨志伟 ,儿童抑郁量表全国协作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8)
[10]行为改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介绍[J]. 杨廷忠,于文平,黄丽.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03)

硕士论文
[1]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D]. 朱新鑫.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儿童焦虑情绪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 陈洁琼.苏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2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72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4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