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17:56
  高等学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体现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等方面,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论是基于国家政策的相关要求,还是出于教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际目的都有着重要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育人平台。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课程课堂特点
    1. 艺术生文化基础较弱,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化不足
    2. 艺术生纪律观念不强,课堂教学秩序较难维持
    3. 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问题现状
    1. 新媒体时代对于课堂教学的冲击
    2. 师资力量的薄弱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3.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的弊端
三、探索提高艺术类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效性的新途径
    1. 优化教学的设计方案
    2. 创新教学模式
    3.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叶娟.  管理观察. 2018(33)
[2]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 赵欣欣.  教育现代化. 2018(42)
[3]试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艺术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苑冀.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4]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王长宇,马婷婷,王菁,牛志敏.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8(04)
[5]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胡丹莹.  校园心理. 2018(02)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J]. 康昕.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7(02)
[7]“互联网+翻转课堂新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之探索[J]. 熊小丽.  教育现代化. 2017(13)
[8]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于丹丹,赵海楠.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6(04)
[9]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 庄濛杰,奚晓岚,王珏.  教育与职业. 2015(19)
[10]基于学生评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J]. 项瑜.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5(04)



本文编号:3593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593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