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动词“看”“见”“看见”对比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04 15:56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汉语同义动词“看”“见”和“看见”,研究是在一些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本人整理了现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三套教材中出现的有关这则同义动词的所有语料,同时通过检索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和BCC语料库,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尝试整理和总结出这组同义动词详细的语义和语法特征。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分别从带宾语、带补语、带“了/着/过”、否定形式和动词重叠等方面说明这组同义动词在用法上的区别,为这组同义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偏误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本文从偏误分析理论出发,以长沙医学院2015级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详细分析有效问卷,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习得这组同义动词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分类。偏误以动词的用法为分类标准,我们发现主要偏误类型有五种:一是“看”、“见”和“看见”三个动词混用;二是动词后缺少助动词“了”或“着”或“过”;三是动词后缺少宾语或宾语不完整;四是动词的否定形式错误;五是错序。最后分别从教材的误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偏误原因,以及从语义对比、语法功能对比以及教师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同义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2.2 同义动词“看”、“见”和“看见”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范围
    1.6 语料来源
2 “看”“见”“看见”语义对比分析
    2.1 词义对比分析
        2.1.1 “看”的词义考察
        2.1.2 “见”的词义考察
    2.2 语义角色对比分析
        2.2.1 动作的主体对比分析
        2.2.2 动作关系的对象对比分析
3 “看”“见”“看见”语法功能对比分析
    3.1 作句法成分情况对比分析
    3.2 带宾情况对比分析
    3.3 “看”、“见”、“看见”带补语情况对比
    3.4 带“了”、“着”、“过”的情况对比
    3.5 重叠情况对比分析
    3.6 对句类和句型的选择对比分析
4 问卷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方法
    4.3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
        4.3.1 翻译题的统计
        4.3.2 选择题的统计
        4.3.3 造句题的统计
5 初级阶段留学生习得动词“看”“见”“看见”的偏误分析
    5.1 问卷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分析
        5.1.1 选择题偏误情况分析
        5.1.2 造句题偏误情况分析
    5.2 偏误原因分析
        5.2.1 客观方面的原因
        5.2.2 主观方面的原因
    5.3 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5.3.1 对比单双音节同义动词的语义
        5.3.2 对比单双音节同义动词的语法功能
        5.3.3 其他建议
6 结语
    6.1 结论
    6.2 局限性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60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860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