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对外汉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1 20:47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年

对外汉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学研究

张凤娇  

【摘要】: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积极、活跃的部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都可以在词汇中直接反映出来。词汇是社会文化的直接表达,颜色词作为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具备此种功能。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典型颜色词及颜色词词语搭配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与学为研究内容,分析留学生在颜色词语用方面的偏误和颜色词文化内涵理解上的偏误。针对问题,综合国内外颜色词研究现状,借助相关理论观点和已有研究成果,从颜色词文化义的角度,探讨一种注重文化输入的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全文涉及到留学生常见的颜色词使用偏误的典型实例,对偏误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颜色词文化义方面为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对策。通过对颜色词文化内涵和引申象征义的探讨,明确了文化内涵的讲解在颜色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课堂上颜色词文化输入的方式进行尝试性探讨,以期对颜色词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学开启一个新的研究角度,由此找到一种具体可行的对外汉语颜色词教学策略,从而有助于留学生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对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95.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凤英;;论英汉颜色词所折射的文化语用教学[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于逢春;论汉语颜色词的人文性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5期

3 张德福;;翻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视角——以颜色词的翻译策略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年02期

4 马大森;英语色彩词的分类特点及其词义内涵再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5 吴戈;汉语颜色词语构、语义文化简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年06期

7 谢婧怡;;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关颜色词文化内涵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年07期

8 贾淑华;;文化词的分类及其词典释义中的翻译原则[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周云;;英汉语言中红和绿两种颜色的文化比较[J];百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卫东;浅议英汉颜色词应用异同[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红波;汉英实物颜色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1年

2 龙丹;汉语“颜色类”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有卿;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秋菊;汉语成语色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文生;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理解和传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刘惠琴;;英汉常见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孙为群;汉英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方法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曹瑞斓;英译汉程序浅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张靖;翻译中民族色彩词汇的处理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徐澄;;英语词汇文化重合现象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同乐;;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翟艳;;浅析汉语色彩词文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宁蓓;;跨文化交际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廖海宏;;在线英语词典与词汇的社会文化性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廖海宏;;集合式网络词典中词条的文化信息建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俞红秀;;汉语基本颜色词联想意义之“两柄”修辞探析[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邱文生;;文化词语翻译的意象构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锡纯;;从“龙”的翻译看国俗词语的英译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廖海宏;;在线英语综合性语文词典的跨文化信息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李娅玲;;英汉表示情感的颜色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肖华云;俞士汶;;文学作品中的颜色词分布探析[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9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剑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导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顾铮;英汉比喻类颜色词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程琳;译者的跨学科意识与职业化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蕾;论英语语言教学中高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晶;辽宁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耀瑞;文化价值观比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何九盈 ,胡双宝 ,张猛;简论汉字文化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3 徐通锵;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俞敏;汉藏两族人和话同源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5 郑凤然;汉韩语颜色词的异同[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0年03期

6 吴丽君,崔瑛;论颜色词及文化联想意义[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7 兰宾汉;词义派生与释义[J];辞书研究;2003年04期

8 张社列;“颜”外之意[J];大学英语;1998年01期

9 陈天祥;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后示[J];德州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10 吴世雄,陈维振,苏毅林;颜色词语义模糊性的原型描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宏;汉法颜色词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长勇;加强对外汉语电化教学的教材建设[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旖旎;基于网络的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玲娟;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肖路;对外汉语影视课中教师的主体作用[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王路江;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新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8 ;第一届对外汉语与修辞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9 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胡清国;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铭;;“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柏亚东;;对外汉语精读教材用词情况调查及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秀婷;;对外汉语教学管理过程刍议[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郝晓梅;;试论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朱明媚;;浅谈对外汉语兼职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付玉凤;;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中的文化教学初探[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汪欣欣;;“变易理论”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曾小红;;有关对外汉语英汉翻译教材的思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谢晓燕;;基于语言稳态理论的对外汉语报刊教材词表更新[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东明;;试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N];光明日报;2008年

2 胡南;[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吴文;[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一 张亿;[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宝森 高洁;[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王笑菁;[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新宁;[N];人民日报;200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王壮;[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伊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商报记者 王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晓玲;基于元语言的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张晓苏;认知心理视角下的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冬梅;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徐玲婵;博客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陈树峰;从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熟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彭云;对外汉语辞格教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钧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彩云;对外汉语朗读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敏;对外汉语轻声词教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Do Huu Hoang Bach(杜有黄百);对外汉语跨文化的教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欢;对外汉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1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