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从新课改看初中教育的教材建设

发布时间:2014-07-07 17:26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特征,要求初中教材建设要实现从经典式教材转向材料式教材,从教材为教师的“教学之本”转向为学生的“学习之本”,从静态封闭转向动态开放,从注重学科性知识转向学科性与人文性知识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从传统的纸质教材转向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化教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初中教材建设;转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1)07-0043-03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及其特征
  
  20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于是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课程是社会时代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历史的特点,并因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学习化社会的逐渐形成,初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不再仅仅是只为普通高中输送合格新生。当初级中学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入普通高中、也可能升入职业高中或走向社会时,初中教育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有关精神,新课改主要具有以下六大特征[1]。
  1.目标的整合性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改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观念,突出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化学学科,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的综合性
  在课程结构方面,新课改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课程得到了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改要求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4.课程实施的激励性
  新课改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学会合作,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课程评价的发展性
  过去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和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某一科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6.课程管理的多元性
  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和教材的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提倡“一纲多本”和校本教材,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教材对不同地域和不同学生实际以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针对性。
  
  二、教材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工程
  
  课程和教材是在两个不同水平上的概念。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教材则是课程借以表现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这里,课程处于“领导”的地位,它指导教材的编订,包括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各种教材的样式;而教材则处于“服从”的地位,它服从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和育人媒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育人目标,以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观念系统为教学内容,以各种教学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并分门别类组成体系提供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教育教学材料和工具。在教育活动的内部,课程是其核心,每次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主战场的。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每一次教育理念、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的变革和发展必然是以课程的改革为主要形式,笔耕文化传播,而课程内容的变革也必然要在教科书中体现出来。只有每一种教材都围绕课程的目标来展开,教学过程才能得到整体的优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老师常常把自己放在“课程”之外,只把自己看作是一门门具体学科的教师,如数学教师、语文教师、物理教师等。因而他们往往只从本学科的要求出发,只重视“吃透”教材,以为这就是教师的最大任务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服从课程目标,所谓“吃透”教材,也只有在把握了学校课程的整体目标时,才是有意义的。离开课程目标,孤立地去钻研“吃透”教材,容易偏离学科教学的目标,要么过于艰深,要么不得要领。因此,把握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辩证关系对于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现代课程论的角度,我们可以重新对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1.教材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教材的内容必然反映前期课程研究的结果。就某一具体的课程来说,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等部分进行编制及组合的活动。这一过程所形成的教学文件主要是教材,因而教材必然会反映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规定不同,则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必定不同。教材作为课程物化的构成部分,体现着课程设计目标和内容,指导着教学。教材经过慎重编制,知识体系合理,内容科学,可以基本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性,为学生提供了最高权威的信息源。
  2.教材是联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等过程。因此,教材不仅是前期课程研究的物化结果,同时也是后一阶段课程实施的必备工具。教材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顺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充分领悟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顺序,有助于完善教学方法。同时,教材作为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能规范课堂教学,节约教学时间。教材与教学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的教学一般要根据教材来进行。
  3.教材是课程创新理念的载体,反映了课程改革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和学生不仅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教学过程是课程开发过程,教材是课程理念的载体,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需要借助与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着本质不同的教材建设来体现。
  
  三、初中教材建设应实现五个转向
  
  课程改革是教材建设的风向标,在课程理论变迁和课程改革的影响和主导下,初中教材的性质、功能和体系均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初中教材建设应从传统的经典式教材建设转向材料式教材建设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教材是“圣经式”、“经典式”的,这是一种封闭式的、崇尚权威的教材观。这种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价值在于规范教学,规范的实质是控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由此,教材成了绝对的权威,呈现的是不容置疑的、唯一正确的、静态的、客观的和价值中立的知识,从而使得教学成了教材的奴役。正如郑振铎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所评价的,他认为这类童蒙教材“以严格的文字和音韵的技术上的修养来消磨‘天下豪杰’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志,以莫测高深的道学家的哲学和人生观,来统辖茫无所知的儿童”。这不仅极大地束缚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

本文编号:2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