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分析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方法

发布时间:2014-07-07 17:14

  学前教育是儿童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学会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积极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萌芽阶段。也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首个环节。在幼儿园里,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教他们唱儿歌、做游戏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儿童在说说、玩玩、唱唱、演演的愉快活动中初步学习一些知识和本领。此外,教师还依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在教室周围的墙面上布置了许多色彩鲜艳的卡通图案,儿童在这种优美的环境中轻松、快乐地活动、学习。学前教育重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如何做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呢?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就是两者在培养目标工作的内容、方法上的互相联系。学前教育可以对小学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充分依靠儿童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对于一年级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刚从幼儿园走出来的孩子,为了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生角色,我建议采用与学前教育相似的游戏教育教学法。
  一、用儿歌串联教学
  对于爱说爱唱的小朋友,可以将所学内容化身为儿歌的形式,这种直观、便捷的方式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我们在拼音教学中,不管是教字母的字形,还是教字母的发音,都可以大量借鉴儿歌的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发展语言智能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抽象枯燥的东西,他们往往是没有兴趣。如拼音符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也会对于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些建议教师在拼本文由收集整理音教学中加强创设情境,来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如:结合图画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活学生语言能力。
  三、通过游戏,发展记忆智能
  实验表明,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一节课一般保持在十几分钟,并且也不是很稳定,有意思的事情往往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需要让他们老老实实地坐上一节课,几乎是不太可能。小朋友们记得快、忘得也快,怎样将一时的记忆长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游戏带进课堂。由于学生年龄小、爱表现、好动、记忆力强等特点,可以将枯燥无味的复习巩固的方法改变成开火车拼读比赛、邮递员阿姨“送信”、找朋友、连线猜动物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调节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能够动静结合,不但既有节奏,而且有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好。利用这些贴近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小学生状态,有利于提高对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效果。
  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些活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也无固定的模式可遵循,老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孩子、及时捕捉信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活动,使孩子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开展《乌鸦喝水》这一活动,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答案,笔耕论文新浪博客,而应让幼儿说说有什么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从而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于是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找来了瓶子、沙子、海绵、吸管等多种材料进行探究,等到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后,老师可以让幼儿说说如果没有这些材料怎么办……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虽花了一定的时间,但随着探究的进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他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尝试的乐趣。可见,在自由探索中,孩子们不仅拓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同时也增强了他们乐于创造的热情和信心。
  五、加强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可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何等重要。虽然说创造力人人都有,但创造性思维则需要老师心去挖掘。在组织“春天在哪里”这一活动中,如果单靠老师呆板的说教,幼儿不但兴趣索然,而且根本无法领悟春天的美,无法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将孩子们领到大自然中,带他们欣赏一个又一个美景,让他们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春天的迷人、春天的朝气,让他们自己找到“春天在哪里”的答案。这样,孩子们不仅在春天的怀抱里学会了诗歌,还丰富了联想与想象,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挖掘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直至大学教育是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教育过程,每个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而每一环之间都存在着许多相关连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而做好每一个阶段的衔接,对于学生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做好教育衔接工作,为最终实现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尽心尽责。

本文编号:2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2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