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陈立华:永远不要低估小学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4-07-07 17:14

  陈立华是个“传奇”:毕业考试全班无错题、32岁就任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对于她,人们有太多的好奇,陈立华自己却不以为然。每次见到她,都平静而从容。这一次,深谈了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理解了,笔耕论文,为什么她总能创造“奇迹”。小学教育看似简单无奇,实则学问大大。陈立华身上的种种“传奇”,不过是真心钻进了这大大的学问当中。
  “知识要像一串葡萄,学完能拎起来”
  陈立华是以“教学”出名的。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标题叫作“一位数的乘法”。根据教科书的安排,应先教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解决乘的顺序问题;接着教一位数乘四位数,引导学生类推;然后教某位乘积满10的和每位乘积都满10的,着重使学生理解积满10进位的道理,并掌握进位的方法。算下来,33页内容,传统教学通常需要21课时。
  陈立华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对这部分知识动起了脑筋。在她看来,数学知识是一个结构严密的整体,“任何一课、一单元乃本文由收集整理至一册书,都不是知识孤岛,而是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不仅如此,小学阶段还可以跟中学阶段相呼应、衔接。因此,必须从知识的整体结构和知识、技能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每一个局部知识、技能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样的思考,她在备课本上写下了整个单元的关键所在:
  知识的连接点:加法与乘法的联系。(24+24+24——24×3)
  知识的生长点:“加数相同的(不分步)连加竖式算理”与“乘数是一位数乘法”有共同的算法。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她首先安排了口算练习(24+24+24),并要求学生说出算理。在她看来,这一环节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等核心概念的理解,为引入新知识、突出重点、难点铺设一条道路。
  当学生理解了加法和乘法的基本算理之后,陈立华才开始新授课的讲解。
  第一个例题是:24×3。此举意在解决乘法竖式的写法、运算顺序以及解决“满十进1”这一知识点,达到对乘法技能的初步理解。
  第二个例题马上升到三位数:128×5,且在进位上也增加了难度。从学生对算理的叙述过程来看,显然存在着挑战。因为它失去了加法算式的支撑,学生必须确立新的思维支撑点。
  尽管如此,学生在第一个例题中初步形成的技能起到了关键的迁移作用:学生明确了先用3去乘个位上的“4”,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2”。现在则变成用5去乘“1”、“2”、“8”三个数,只要及时告诉他们进位的规则,学生就可以较好地完成这一步。
  第三个例题是:2304×8。这一步,陈立华大胆地将被乘数由三位变为四位,同时让学生试着处理中间有“0”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算法。
  紧接着,陈立华又抛出了2700×3,通过变换“0”的位置,强化了学生对于“计数单位”这一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新形成的技能更加深刻和准确。
  一节课下来,陈立华顺利完成教材中21节课的关键内容。究其“秘诀”,无非是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运用迁移原理,找到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对此,陈立华形象地概括说:“我始终坚信,没有孤立的教学。知识要像一串葡萄,学完能拎起来。”
  正是凭借这个“拎葡萄”理论,小学阶段的12册数学书竟然被陈立华浓缩到58节课:原本需要39课时的“百以内数的计算”,被陈立华这么一“拎”,只需讲“竖式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三节课就够了;原本需要20课时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仅需一节课;不仅如此,在后期的实验中,陈立华还将整数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内

本文编号:2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9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