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北宋徽宗朝新党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06:39
  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此时除了政治上的黑暗腐朽外,文学创作也进入了北宋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沉沦期。显然,这种沉沦悖异于宋代士人普遍追求“内圣外王”的主流思潮。新党作为与当时政治联系最为密切的文人群体,终究摆脱不了士风卑弱,文风靡弱的怪异现象。本文以“徽宗朝新党诗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其诗歌创作的整体概况、题材内容的分类、风格特征及成因三方面展示新党在特殊时期的创作状况,并借此揭示严酷的政治环境与这种怪异现象的内在联系。全文除了绪论和结尾外共分三章:第一章,结合徽宗朝具体的历史情况,对新党进行再界定,分为明确属于新党者和亲附“新党首领”者。据此考究出四十九位徽宗朝新党诗人。在对四十九位新党诗人的作品加以整理后,得出新党诗歌创作数量少、散佚严重的结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新党的政治主体地位和后人对新党的非客观评价。第二章,对新党诗歌的题材进行归类。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下,新党诗人为了粉饰太平,创造了大量谄谀诗;徽宗一朝,舆论控制最为严格,佛理禅宗为新党诗人提供一个精神避难所,佛禅诗成了新党诗歌创作的又一重要题材;在黑暗的政治环境下,那些沉居下僚的新党诗人借助感怀诗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徽宗朝新党诗人及其创作考述
    第一节 徽宗朝新党诗人考述
        一、徽宗朝“新党”之再界定
        二、徽宗朝新党诗人略述
    第二节 徽宗朝新党诗歌创作整体面貌及其成因
第二章 徽宗朝新党诗歌题材分类
    第一节 内忧外患下的梦呓之声——谄谀诗
    第二节 高压政治下的逃世之作——佛禅诗
        一、佛理诗
        二、禅趣诗
    第三节 沉居下僚后的牢骚之声——感怀诗
第三章 徽宗朝新党诗歌的风格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徽宗朝新党诗歌风格的时代特征及成因
        一、含蓄婉转
        二、清雅自然
    第二节 徽宗朝新党诗歌风格的个性特征及成因
        一、忧愁沉郁
        二、豪放洒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北宋徽宗朝新党诗歌创作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61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61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