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论鲁迅的《肥皂》

发布时间:2023-01-30 08:57
  在鲁迅小说中《肥皂》引起的争议是最多的。近年来学者从女性本位、心理分析、话语结构或多重象征意蕴等角度重读这篇小说,释放出多元读解的可能。本文从商品的视角解读《肥皂》,指出整篇小说描写一块洋肥皂在一个旧式家庭中所掀起的"茶壶里的风暴",表明四铭作为旧阶级成员,一面大讲仁义道德反对新事物,一面不自觉被肥皂和小家庭所蕴含的社会"进化"过程所形塑,意味着作者对都市经济秩序、个人物欲赋予某种理性且不乏包容的思考。这样的主题标志着鲁迅小说创作的某种转折,他从"国民性"整体批判转向对城市生活与家庭结构的观察,而在写实的独特风格的追求中运用理性之光剖析人性及其阶级属性的复杂形态,借此达到对于现实中国更为准确的把握。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肥皂》的争议
二、商品与家庭
三、鲁迅与都市、家庭
四、余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另类的封建家庭与别样的假道学(上)——《肥皂》新解兼及对研究史的几点反思[J]. 袁少冲.  鲁迅研究月刊. 2013(11)
[2]“肥皂”的多重象征意蕴——鲁迅《肥皂》的重新解读[J]. 吕周聚.  鲁迅研究月刊. 2012(12)
[3]三十年来民国婚姻家庭史研究述评[J]. 潘大礼.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肥皂”隐喻的潜行与破解——鲁迅《肥皂》精读[J]. 朱崇科.  名作欣赏. 2008(11)
[5]《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J]. 温儒敏.  鲁迅研究动态. 1989(02)



本文编号:3732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32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