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30 09:24
      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年龄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提前到来。由于我国农村养老基本上依靠子女,因此,这种人口形势必将给农村养老带来很大困难。
  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带来的困难。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据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总量2010年将达到10542万,2020年为15093万,2030年为19816万,2040年为25653万。可见,我国老年人口在数量上有着极快的递增趋势,从1982年开始,经过28年就翻一番。再经过20年又翻一番。2040年达到峰值时会超过2.5亿。
  这些老年人口中约有70%生活在农村。从宏观上说,面对如此众多的农村老年人群。农村的养老形势将是非常严峻的。从微观方面说,家庭子女减少,使完全依靠家庭养老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经过20多年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工作。我国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2.0左右。两个子女的家庭占绝大多数。但也有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这一代人口将面临十分沉重的家庭养老负担,平均每个人需要赡养几个老人。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二是经济支持力的限制。世界人口老龄化产生和发展大都是以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的人均GNP一般达到2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农村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252元人民币。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所需的社会经济条件严重错位。采取家庭养老的模式,将面临诸多困难。而要发展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必然会遇到如此之低的收入水平的限制。
  三是家庭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核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子代与父代普遍分居,这就给家庭养老带来一些不便。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迁,子女远离老人身边的情况日益增多,由此也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重大影响。
  四是文化观念变化的限制。尊老、敬老、养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家本位的观念对家庭养老制度起着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也趋于淡化,具有东方浓郁色彩的传统养老文化正逐步解体。
  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一,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养老承受力,这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所必须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多数农村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至200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252元,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奠定了经济基础。使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备了启动的条件。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我国农村老年人力资源,把兴办农村老年产业、开发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和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有效的运行机制把农村养老的压力变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形成农村养老保障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效果。
  第三,笔耕论文,加快改革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并尽快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化。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保公不保私、保富不保贫、保强不保弱、保城市不保农村等,彻底变革这些弊端已迫在眉睫。在大力改革养老保障制度弊端的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化,引导农民逐渐从依靠子女亲属供养的家庭养老模式中解脱出来,并逐渐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当然,要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建立起全依附性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短期内用社会养才代替家庭养老。目前时机还很不成熟。但是,若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县级统筹入手,以依靠农民自身的能力为主,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第四,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资金问题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核心问题。由社会保障的性质所决定,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广拓渠道,多形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一是要通过依靠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二是要采取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三是要建立个人账户,将集体补助额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四是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必然选择。    

 



本文编号:6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6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2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