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9 21:48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银行“发起——分销”模式的逐渐推广,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经历了狂飙式增长,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最令人瞩目、最受投资者热捧的领域。2007年7月,一场源于美国房地产泡沫下迅速增长的次贷信用风险累积的次贷危机爆发,并且通过CRT市场的风险转移和传染,使得最初次贷市场并不大的损失最终演变成一场导致众多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实体经济严重受损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危机前被热捧的、被期望能“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但是危机中却制造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CRT市场也因此遭受重创并饱受质疑。然而,中国版“CDS”交易于去年末的首次上线以及官方关于发展ABS市场的种种表态却说明,中国CRT市场在几近停滞后有开始有了启动的动向。 本文在提出有效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担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的微观实现机制的分析,探讨CRT的宏观稳定性影响,并寻求“如何发挥CRT市场的风险分担和金融稳定功能并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这一重要问题的答案。论文的最后部分探讨了在该模式下中国CRT市场的发展之路。 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由于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银行自身承担风险或者消化风险损失的容量是先天有限...

【文章页数】:2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5.31996至2008年世界范围内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额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7年度报告

图5.31996至2008年世界范围内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额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7年度报告

图5.31996至2008年世界范围内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额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7年度报告其实自2003年以来,由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管理贷款、持有的公司债券和国家债券等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需求的增加,信用衍生工具市场交易量也随之飞速增加。此外《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金管理规....


图5.42006年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图

图5.42006年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图

图5.42006年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主体结构图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2007年度报告


图5.5信用衍生产品功效构成

图5.5信用衍生产品功效构成

图5.5信用衍生产品功效构成实际上,关于信用衍生工具的特征,以及基于这些特征而形成的实现交易、风险以及资产重组等方面的微观效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假想的实例来加解:一个AAA级商业银行的BBB级长期客户要求新增一年期高收益贷款5《X洲出其对BBB级单一贷款授信额度1(XX)万元,....


图3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营管理

图3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营管理



本文编号:39413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9413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