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权作为民事权利之证成:以知识产权为参照

发布时间:2024-04-28 03:20
  个人信息有别于数据,也不同于隐私。它以个人敏感隐私信息为内核,往外扩散,其边界处于相对确定的状态。以知识产权为参照,相对确定的边界并不影响个人信息的权利化保护。以尊重人格尊严和自由为理念,以个人信息的自我决定或自我控制为理论基础,个人信息权宜定性为人格权。无形的人格特征具有财产利益,在原理上亦接近于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财产权。个人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客体类似,均是特定的信息,其权利不能架构在占有的基础上,不是对客体的圆满状态的控制。可借鉴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制权利化"的构建路径,以同意、访问、查阅、抄录、复制、更正、删除等具体行为为支点,形成包含个人信息利用的知情权、个人信息利用的决定权以及保护个人信息完整准确权这三方面内容的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可以满足绝对权的特征,融入民事权利体系中的绝对权大家庭。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个人信息权的客体界定及其与知识产权客体的共性
        (一) 数据与信息之界分及意义
        (二) 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关系
        (三) 相对确定的个人信息边界
        (四) 个人信息和知识产权客体的共性
            1.边界都相对确定
            2.都具信息本质
            3.均具有“公共产品”属性, 通常无法被人独占
    二、个人信息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
        (一) 财产权论辨析
        (二) 人格权论之提倡
            1. 个人信息权应作为一种人格权
            2.人格权理论可以解决个人信息上的财产利益保护问题
        (三) 个人信息中财产利益的保护可借鉴知识产权的权利结构
    三、个人信息权作为绝对权的构建路径
        (一) “行为规制权利化”:知识产权的结构特征
        (二) 个人信息权利构建的“行为规制权利化”路径
        (三) 个人信息权的具体内容
结 语



本文编号:3966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966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