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9 08:02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通过加快建设和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保护的能力,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造就宏大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以促进经济发展目标的总体规划。在规划中,知识产权的创新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而培养懂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则是自主知识产权产生的动力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途径,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本文研究的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第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这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知识产权专业认识的加深,使得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全面建设起来,但由于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尤其是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规模有限,导致此类专业人才数量奇缺;第三,知识产权的专业特点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但我国目前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采用的培养方案还不够合理、不尽完善。 本文从我国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尤其是对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出发,系统地分析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实务型知识...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概述
    (一)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含义
        1.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含义
        2.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含义
        3.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研究之现实意义
    (二)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分类
        1. 从宏观角度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分类
        2. 从微观角度对知识产权工作队伍专业人才分类
二、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之需求分析
        1. 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人才需求
        2. 知识产权行政审查与行政管理人才需求
        3. 各级公检法部门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
        4. 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专业人才需求
    (二) 研究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之需求分析
        1. 知识产权教育教学行业专业人才需求
        2. 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与理论研究行业专业人才需求
三、我国现有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1.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时期
        2.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时期
        3.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繁荣时期
    (二) 我国现有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之特色
        1. 培养模式多样化
        2. 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 课程设置各有所长
        4. 学生就业方向比较明确
    (三) 我国现有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本科阶段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2. 知识产权专业还未能升级为二级学科
        3. 过于偏重学生理工科知识与法学知识复合的形式
        4.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式滞后
        5. 课程设置不合理
        6. 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不尽合理
        7. 师资力量不足
四、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一) 美国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1. 学生都具有复合型的知识背景
        2. 注重实际、内容全面的课程设置
    (二) 日本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1. 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体制
        2. 完善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
    (三) 欧洲国家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1. 通过合作方式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2. 学校为学生间相互交流创造良好条件
    (四) 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1. 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教学并重
        2. 创建加盟连锁的新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五) 新加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五、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之学科建设
        1. 培养目标
        2. 学制设置
        3. 课程设置
        4. 课程评价及毕业论文评定标准
        5. 师资的组织和建设
    (二) 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之学科管理
        1. 招生对象及招生考试方式
        2. 社会实践的安排
        3. 毕业生流向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1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871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