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2 15:37
  为了解决"一国两制"政策之下,宪法在香港实施不能直接照搬内地模式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作为"宪法性特别法"的基本法,使二者共同构成香港的宪制基础。如此,香港便形成了一种复合式的宪制结构。复合式宪制结构固然降低了香港的回归成本,然而进入日常政治阶段后,这一宪制结构所蕴含的"离心"特性也同时提升了香港的管治成本。在此背景下,基本法透过司法审查实践不断呈现出的"宪法化"趋势,更是进一步激活了上述"离心性"基因,致使香港宪制结构处于失衡状态。为了扭转这一趋势,避免"离心效应"所诱发的政治实践破坏"一国两制"存续的前提,有必要探索相应法律路径,使"作为宪制基础的宪法"能够真实地嵌入到香港宪制结构之中,并通过与基本法的良性互动,实现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转轨。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的源起与演化
    (一) 建国初期宪法嵌入香港宪制结构的路径尚不明朗
    (二) 改革开放为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前提
    (三) 基本法起草过程中香港宪制结构模糊共识的达成
    (四) 回归后香港宪制结构的争论与澄清
三、香港复合式宪制结构的“离心效应”
    (一) 从央地关系看复合式宪制结构的“离心效应”
    (二) 从人权保障看复合式宪制结构的“离心效应”
四、抑制香港宪制结构“离心性”的法律路径
    (一) “X+第31条”宪法解释路径
    (二) 宪法在香港实施的启动路径
    (三) 宪法实施过程与结果的判断路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港法院基本法案件裁判依据的国际化[J]. 李薇薇.  政法论坛. 2015(02)
[2]论宪法中人民主权与基本人权原则的沟通——以哈贝马斯的宪法有效性理论为视角[J]. 李龙,李小萍.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01)



本文编号:3664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664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