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宪法论文 >

新闻报道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3:17

  本文关键词:新闻报道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新闻报道权是新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媒所拥有的一基本权利,新闻报道权在我国是一种宪法性权利,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新闻法作为保障。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闻报道权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与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国家的审判权,国家安全等发生冲突。近年来,新闻侵权案呈上升态势。如何认识、平衡这些权利冲突,西方国家的立法导向和在司法实践中的经典判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集中探讨新闻侵权中的突出问题,总结正当行使新闻报道权以及司法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不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的新闻立法也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基于这一认识,我特以“新闻报道权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本文从新闻报道权的法理属性入手,剖析了新闻报道权的法理属性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利。通过梳理新闻报道权的法律渊源,明确了新闻报道权的设置和行使是为了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实现,而知情权源于言论自由和新闻出版自由,传媒的新闻报道成为公民实现言论自由和知情权的主要渠道。接着考察了新闻报道权的理论依据,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解析了公共舆论形成的内在机理及新闻报道权的社会功能,进而探讨了新闻报道权在运行中与其他权利的冲突与平衡,特别是对“媒体审判”、“隐性采访”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剖析存在问题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处在转型期的新闻报道权现状,紧接着转向考察西方国家对新闻报道权的保护与限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闻侵权抗辨的五项原则。最后展望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报道权的新发展,论述了新闻报道权与作为法治终级追求目标的人权、自由、正义的价值竞合。针对新闻报道权实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公共领域的重建,信息公开法制化和完善宪法讼诉的主张,并呼吁国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新闻立法,指出了和谐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同时强调了世界范围内加强新闻伦理建设的新趋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1;D922.16
【目录】:
  • 引言8-9
  • 第一章 新闻报道权的基础理论9-30
  • 一、新闻报道权的界定9-14
  • (一) 媒介与新闻9-11
  • (二) 新闻报道权的概念和内涵11-14
  • 二、新闻报道权的法理属性14-23
  • (一) 代表性观点分析15-19
  • (二) 新闻报道权是社会公共权利19-22
  • (三) 新闻报道权的本质是公共利益22-23
  • 三、新闻报道权的法律渊源23-30
  • (一) 言论自由24-25
  • (二) 新闻自由25-27
  • (三) 知情权27-30
  • 第二章 新闻报道权的理论依据30-43
  • 一、思想市场理论30-32
  • 二、精神交往理论32-35
  • 三、公共领域理论35-37
  • 四、自由主义报刊理论37-40
  • 五、报刊的社会责任论40-43
  • 第三章 新闻报道权的作用流程和社会功能43-51
  • 一、新闻报道权的作用流程43-46
  • 二、新闻报道权的社会功能46-51
  • (一) 监视环境46-48
  • (二) 协调社会48-49
  • (三) 传承文化49-51
  • 第四章 新闻报道权运行中的权利冲突与平衡51-88
  • 一、新闻报道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51-54
  • 二、新闻报道权与其他权利冲突的形成54-66
  • (一) 权利冲突的基本理论54-61
  • (二) 新闻报道权与其他权利冲突的类型61-66
  • 三、权利冲突的平衡66-88
  • (一) 权利平衡理论66-73
  • (二) 热点问题分析73-88
  • 第五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新闻报道权88-101
  • 一、我国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理念的发展88-91
  • 二、我国对新闻事业的管理91-96
  • (一) 行政管理体制92
  • (二) 经营管理体制92-93
  • (三) 新闻报道方针93-96
  • 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新闻报道权现状96-98
  • 四、存在的问题98-101
  • (一) 权利救济制度缺失98-99
  • (二) 权利的保护配置失衡99-100
  • (三) 立法取向有待调整100-101
  • 第六章 西方国家新闻报道权比较研究101-125
  • 一、西方国家的新闻立法与司法价值取向101-113
  • (一) 从立宪层面保护基本人权101-103
  • (二) 从司法层面对新闻报道权进行必要限制103-113
  • 二、借鉴意义113-125
  • (一) 公共利益优先114-116
  • (二) 公众人物权利克减116-120
  • (三) 公正评论与合理信息来源120-122
  • (四) 公众关切与知情权122-123
  • (五) 当事人同意123-125
  • 第七章 全球化与新闻报道权的发展125-148
  •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法治价值实现125-131
  • (一) 新闻报道权与法治的价值竞合126-129
  • (二) 我国公共领域的重建129-131
  • 二、新闻报道权的立法完善131-139
  • (一) 信息公开法制化132-138
  • (二) 完善宪法诉讼制度138-139
  • 三、新闻立法的新取向:和谐与发展139-144
  • (一) 和谐是新闻立法的目标140-142
  • (二) 发展是新闻立法的着眼点142-144
  • 四、新闻伦理体系的建构144-148
  • (一) 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约144-146
  • (二) 建立新闻评议制度146-148
  • 结语148-149
  • 参考文献149-159
  • 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159-160
  • 论文摘要160-164
  • Abstract164-170
  • 后记17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广宜;;新闻报道权及其法律属性[J];当代传播;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牛静;论新闻自由权的具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德莉;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D];安徽大学;2010年

2 王双全;论媒体与司法的关系[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杨洋;新闻媒体侵害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侵权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韩金桥;媒体报道中被追诉人权利的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牛耀红;当前我国房地产新闻消息来源偏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梁沥予;媒体执业权的宪法保护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文瑜;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闻报道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anfalw/311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a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