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0 04:27
  本文最初阶段就论述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本身的重要性。日益严峻的土地供求形势压得人们无法喘息,现实迫使人们不断思索和探求破解难题的答案。于是,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应运而生了,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更是回应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已经在国外推行了一段时间,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国内包括“周口模式”在内的不少地区也就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因此,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十分必要且完全可行。 之后,笔者认真研究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自身的丰富内涵,并给其下了一个定义: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指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为向导,严格按照经过科学论证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标准,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广泛利用科学技术,推进土地市场化征收、流转,不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提出这一定义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我们都认识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能将土地规划、土地标准等相关制度包容进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土地利用体系?事实证明,只能采用法律的形式。因此,完善立法成为实践的必需。 本文还从中央政...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形势严峻
        1.1.2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前景可期
    1.2 为什么强调法律保障
        1.2.1 法律保障是依法治的需要
        1.2.2 法律保障比其他方式更具优越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理论溯源
        2.1.2 笔者观点
    2.2 现实需求
        2.2.1 农村土地利用相关问题
        2.2.2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问题
3 我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的现状
    3.1 我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3.1.1 中央政策层面
        3.1.2 法律法规层面
        3.1.3 部门规章层面
        3.1.4 地方政策层面
    3.2 我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
        3.2.1 立法进度滞后
        3.2.2 立法层次较低
        3.2.3 立法体系混乱
        3.2.4 立法监督不足
4 国外及港台地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立法现状
    4.1 美国的立法现状
        4.1.1 联邦政府的立法现状
        4.1.2 州政府的立法现状
        4.1.3 地方政府的立法现状
    4.2 其他国家及港台地区的立法现状
        4.2.1 日本的立法现状
        4.2.2 新加坡的立法现状
        4.2.3 瑞典的立法现状
        4.2.4 香港地区的立法现状
        4.2.5 台湾地区的立法现状
    4.3 国外及港台地区的立法特点
        4.3.1 强调法律保障
        4.3.2 强调规划控制
        4.3.3 强调公众参与
        4.3.3 强调农地保护
        4.3.4 强调混合使用
        4.3.5 强调立体发展
        4.3.6 强调政府监管
5 完善我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5.1 坚持立法保障
    5.2 坚持规划先导
    5.3 坚持标准量化
    5.4 坚持市场配置
    5.5 坚持土地整理
    5.6 坚持土地储备
    5.7 坚持功能融合
    5.8 坚持监督有力
6 结语: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法律制度将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81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381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