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信息侵权责任认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2 1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2021年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细化了相关保护规则,立法的完善体现了我国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但是当前各项法律规范较多关注个人信息权利与义务规则的设置,鲜少涉及对侵权责任认定的讨论,司法实践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解决,构建起全面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本文除序言及结语外,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是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概述。在介绍和梳理个人信息立法发展进程的基础之上厘清其法律属性,重点区分个人信息权利与权益,同时对个人信息侵权的概念和特征加以明确,梳理此类案件的新兴特点及现有法律规定的保护情况。第二章是分析司法实践案例。选取近年来有关个人信息侵权的典型案件,通过类案分析整理司法判决,从侵害主体、对象、样态、损害后果、裁判结果五个维度分别进行讨论,并对当前司法判决的现状加以总结。第三章是分析个人信息侵权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案件进行梳理,结合前文对个人信息侵权责任认定现状的分析,明确当前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审理时在主体认定、侵害对象认定、侵害行为认定、归责...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个人信息与个人信息侵权概述
    一、个人信息立法发展沿革
    二、个人信息法律属性辨析
        (一)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理论争议
        (二)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厘清
        (三)个人信息法律属性的立法选择
    三、个人信息侵权的含义及特点
    四、个人信息侵权的立法保护现状
第二章 个人信息侵权案件司法现状观察
    一、案例选取说明
    二、案例特征分析
        (一)侵权主体
        (二)侵害对象
        (三)侵害行为
        (四)损害后果
        (五)裁判结果
    三、司法判决现状总结
第三章 个人信息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检视
    一、个人信息侵权主体认定困难
        (一)主体隐蔽性增大认定难度
        (二)诉讼地位不对等增大认定难度
        (三)第三人介入增大认定难度
    二、个人信息侵权对象判断标准不明
        (一)个人信息判定标准不统一
        (二)个人信息“可识别”范围不清
        (三)个人信息认定影响因素复杂
    三、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认定不足
        (一)侵害行为判定标准差异大
        (二)知情同意原则成为“避风港”
    四、个人信息侵权归责原则适用面临挑战
        (一)归责原则适用的历史考察
        (二)新形势下归责原则适用面临新挑战
    五、个人信息侵权损害后果难以认定
        (一)财产损害难以证明
        (二)精神损害认定趋于严格
        (三)新型损害难获认可
第四章 个人信息侵权责任认定司法应对
    一、降低个人信息侵权主体证明要求
        (一)个人信息侵权主体认定的讨论
        (二)降低侵权主体证明标准的路径探寻
        (三)降低侵权主体证明标准的路径构建
    二、形成合理的侵权对象认定规则
        (一)树立利益平衡的认定理念
        (二)规范个人信息“识别性”的含义
        (三)搭建动态认定体系
    三、完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认定规范
        (一)区分侵权行为分别认定
        (二)加强知情同意原则作用的发挥
    四、探索个人信息侵权多元归责原则
        (一)归责原则适用的域外考察
        (二)归责原则适用的域内讨论
        (三)《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归责原则的适用
    五、明确个人信息侵权损害后果认定规则
        (一)明确损害赔偿认定的影响因素
        (二)规范损害认定的动态考量顺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70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870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