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

发布时间:2024-04-13 01:09
  在当今的国际商贸活动中,信用证业务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由于信用证业务独立抽象性原则的特点,导致了实践中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欺诈。为了防止欺诈的产生以及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以此产生,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本身对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来说是一种补充,关于此的法律制度建设在国际范围内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在这方面的司法判例虽已不在少数,但是尚存在诸多不甚合理的地方,有必要借鉴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此来提高和完善我国信用证法律体系。 文章首先概述了信用证及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特点,指出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及其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联系,并分析欺诈例外原则中相关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及其适用条件和对其排除适用的情况;其次就美国、英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和国际商会的有关信用证方面的规定等三方面论述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国际上的立法与实践,阐明美国在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立法领先于世界各国,英国在审判实践中对于该原则适用的严格态度,国际商会对于该原则的回避态度;再次,详细分析了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的《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关于人民法院能否对信用证保证金采取...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概述
    1.1 信用证及信用证欺诈
        1.1.1 信用证概念及特点
        1.1.2 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及种类
    1.2 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1.2.1 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
        1.2.2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1.2.3 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关系
    1.3 欺诈例外原则中当事人及法院的法律地位探析
        1.3.1 信用证欺诈例外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1.3.2 信用证欺诈例外中法院的法律地位
    1.4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及排除适用
        1.4.1 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
        1.4.2 欺诈例外原则的排除适用
第2章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国际立法与实践
    2.1 美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实践
        2.1.1 有关立法——《统一商法典〈信用证篇〉》
        2.1.2 《统一商法典》对欺诈例外原则适用条件的规定
        2.1.3 采取止付令的补救方法
        2.1.4 一个明确“实质性”欺诈标准的判例
    2.2 英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实践
        2.2.1 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的判例
        2.2.2 “比较便利性”原则
        2.2.3 法院签发“止付令”
    2.3 国际商会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相关规定
        2.3.1 坚持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
        2.3.2 适当放松银行审单对单据的要求
        2.3.3 信用证的欺诈例外仍然适用各国的国内法
第3章 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现状
    3.1 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相关规定
        3.1.1 《座谈会纪要》中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规定
        3.1.2 《4号文》中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规定
        3.1.3 高院司法解释中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规定
    3.2 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司法实践
        3.2.1 严格审查单据是否存在欺诈
        3.2.2 审查受益人(买方)是否参与或知悉欺诈
        3.2.3 明确区分信用证项下的欺诈和信用证诈骗
        3.2.4 制裁欺诈人时需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3.2.5 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
        3.2.6 法院颁布“冻结令”
第4章 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缺乏有关信用证方面的部门法
        4.1.2 对信用证欺诈的认定标准不甚明确
        4.1.3 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尊重不够
        4.1.4 在程序上没有维护有关当事人的权利
        4.1.5 缺乏对信用证下汇票正当持票人特殊地位认识
    4.2 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思考及建议
        4.2.1 进一步完善有关信用证方面法律建设
        4.2.2 正确划分信用证欺诈的刑事之诉和民事之诉
        4.2.3 明确“欺诈”的认定标准
        4.2.4 加强保护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
        4.2.5 增加银行“拒付”的救济程序
        4.2.6 关于“中止”的程序需要完善
        4.2.7 裁定及发布“止付令”;废除“冻结令”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952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952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