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25 06:36

  本文关键词:詹姆斯·肯特的国际法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政法大学》 2014年

詹姆斯·肯特的国际法思想初探

徐奕斐  

【摘要】:詹姆斯肯特是美国18到19世纪之间重要的法学家。他的主要著作《美国法释义》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律思想,他本人被称为“美国的衡平法之父”和“美国的布莱克斯通”。本文以肯特的《美国法释义》第一章内容作为依据,对肯特的国际法思想进行探讨和研究。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论、肯特生平、肯特的国际法思想解读、肯特国际法思想的影响和评价。 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是肯特生平,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肯特的家庭情况、生平和肯特的《美国法释义》的创作过程。本章将肯特的生平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求学经历、律师执业、教授生涯、法官执业以及退休之后重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生活。另外还论及肯特写作《美国法释义》的背景和目的。对于《美国法释义》与布莱克斯通的《英国法释义》也做了简单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对肯特的国际法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主要依据是肯特的《美国法释义》第一卷第一章国际法的内容。该部分内容参考了《美国法释义详解》,对肯特的国际法体系总结归纳之后,重新分章节论述。主要包括国际法的起源、发展和一般性原则、国家在和平状态下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在战争中的权利和义务、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谈判和条约缔结、国家犯罪行为等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在这部分当中,笔者分析梳理了肯特的国际法律体系,对肯特的国际法思想进行解释和分析。 第三章是对肯特的国际法思想的评价。通过与国际法之创始人格劳秀斯、同时代国际法大师瓦特尔以及后继者斯托里等人的国际法思想的比较,,来阐述肯特的国际法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最后的结语是对本文的总结。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D90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仝宗锦;;布莱克斯通的生平、著作和影响[J];法律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4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张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叶林,汪强;法官弹劾制度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张东明,任清华;当前腐败的成因分析与法律制约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施宗英;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律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刘霞;;浅谈量刑建议与量刑程序诉讼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赛;;试论南北法国人性格差异的原因和影响[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盛;;“Jury”在美国宪法中的确切含义与翻译问题探究[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洋;吴锦宇;;浅析美国337条款实施机制之演进及发展趋势[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连益;;少儿双语词典概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俊飞;;印度教育法制的发展简史及其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7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韩志杰;;从Seagate案件看美国专利案件故意侵权认定标准的变更[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10 姚兵兵;;专利权人恶意利用不当专利诉讼问题实证研究——兼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部分条款[A];专利法研究(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婧婧;法院文化对审判质效的积极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吴晓剑;金融监察专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3 范文辉;论合同的解除[D];复旦大学;2012年

4 张夏文;国际司法程序中的法庭之友主体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贾彪;论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D];吉林大学;2014年

6 许祥龙;外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孙也龙;论预先指示制度及其在我国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8 林甲;论十九世纪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流变与英属殖民地普通法系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9 马泽;英国普通法中的法律拟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10 杨灿;论法律推理的可辩驳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勤华;布莱克斯通与英美法律文化近代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2 白雪峰;论美国法形成的历史轨迹[J];史学月刊;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喜峰;;国际法的自足制度之研究[J];政法论坛;2009年02期

2 赵柯;贾少学;;国际法的性质之反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研究反思[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4 李文昊;;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相关理论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5 王博;;不断涌现的国际法研究新方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3期

6 温遥超;;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年03期

7 李威;;欧美单边气候立法及其对国际法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吕江;;论国际法的实效——以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经验证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周子亚;奧本海国际法评介[J];法学;1957年01期

10 刘家骥;有关国际法的性質与体系的几个問題[J];法学;195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宁;;国际法与构建和谐世界[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黄伟;;也论国际法的等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3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白中红;;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的国际法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6 刘继勇;;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论[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7 温树斌;;关于国际法“法律性”的辩证思考——理论和实践的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秩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9 何志鹏;;国际法治的中国立场[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志雄;;国际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中国和平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谦;[N];光明日报;2007年

2 烨泉;[N];法制日报;2013年

3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曾令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谢小庆;[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刘敬东;[N];法制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郭恒忠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阴剑峰;[N];法制日报;2003年

7 法学所课题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法学院 车丕照;[N];新清华;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2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3 蔺运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法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少学;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春林;国际法上的贸易与人权关系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9 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陈颖健;公共卫生全球合作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霞;论生态环境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朱博夫;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方炜;浅析国际法在核军控进程的地位和作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熊平;国际法体系化机制初论[D];外交学院;2005年

5 赵伟;国家间战略互动对国际法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6 庞永三;试析全球化时代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刘志秀;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及其困境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跃辉;试论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李霓;和谐世界的构建与国际法理论的发展[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王丽;论国际法中的软规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詹姆斯·肯特的国际法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2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22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