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及其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01 18:16
  近些年来,我国虽大力进行法制建设,并确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大多均属于制度建设,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与法制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无论是在婚姻家庭领域、日常消费生活领域,还是在重大的经济贸易活动中,社会公众对法律本身并没有给与正确的定位和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却很少想到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或者对法律规定不屑一顾,或者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性估计不足,更或者竟对正义、公平的法律精神严重践踏和公然挑衅。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权思想根深蒂固,学校、家庭、社会法制教育又相对滞后,以及经济改革对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又产生了严重冲击,另外一方面社会公众对执法机关并不规范的执法行为的失望以及对执法人员并不专业的执法水平的怀疑也是造成我国公民始终漠视法律的重要原因。并且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已日益成为我国当前“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阻碍。本文就拟从分析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的不同表现入手,逐一探讨影响其形成的各种原因(诸如思想、经济、文化教育、行政司法体制等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同时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提出增强人们法律心理、提高人们法律意识的...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1.3 法律心理的含义
        1.3.1 法律心理的含义
        1.3.2 法律心理的作用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我国公民的法律心理表现
    2.1 我国公民在不同领域的法律心理的表现
        2.1.1 在一般的民事领域
        2.1.2 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心理
        2.1.3 消费领域的法律心理
        2.1.4 知识产权领域
    2.2 不同类型公民的法律心理的比较
        2.2.1 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
        2.2.2 城市居民与农民
        2.2.3 我国公民与外国公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影响我国公民法律心理形成的因素
    3.1 思想根源
        3.1.1 传统的儒家思想
        3.1.2 封建社会的“人权思想”根深蒂固
        3.1.3 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盛行
    3.2 经济因素
        3.2.1 财产私有制依然存在
        3.2.2 社会转型期的结构失衡和心态失衡
        3.2.3 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3.3 文化教育因素
        3.3.1 社会教育存在缺陷
        3.3.2 道德教育落后,道德标准已发生彻底改变
    3.4 立法、行政、司法体制存在弊端
        3.4.1 立法及法律本身的缺陷
        3.4.2 行政执法
        3.4.3 司法体制改革还不深入
    3.5 法律知识的欠缺、法律思想体系的不成熟
    3.6 人格对法律心理的影响
        3.6.1 人格与社会化
        3.6.2 社会化的特点
        3.6.3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6.4 不同的人格对法律心理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应对策
    4.1 育人为根本,社会化尤为关键
        4.1.1 法律心理的形成取决于价值观
        4.1.2 创设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改变社会风气,统一社会文化
        4.1.3 重视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体制,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4.2 改革相应的人事、分配制度,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变社会不合理现象
        4.2.1 改革各个单位的用人制度,真正实现职业专业化
        4.2.2 改革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
    4.3 加强整顿我国的文化市场
    4.4 进一步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和完善立法
        4.4.1 改革司法人员任免制度,从优秀律师中选拔法官
        4.4.2 大胆裁员
        4.4.3 制定严格的法官录用标准,建立专业法官制
        4.4.4 改变办案能力的评判标准
        4.4.5 完善立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7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777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